•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点亮心灯 与时同行----马宏志局长在邯郸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上的讲话
    作者:磁县佛教协会 发布时间:2015-01-24 来源:www.kbtvggb.com/

     DSC_0050.JPG

     

    点亮心灯 与时同行

    ----马宏志局长在邯郸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5年1月23日)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群贤毕至,法筵又开。佛教讲“众缘和合”,此时此刻,与这么多法师、特别是年轻法师在讲经交流会上见面,真的是很欢喜,很投缘。在此,我谨代表市民宗局,对讲经交流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讲经交流会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自释迦牟尼成就佛道至今,历代祖师大德筚路蓝缕、勤策精进,弘法演教、利益人天,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今天能参加这次交流会,这是一种缘。作为衷心地希望佛教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有大作为的护法者,我想借此机会谈点学习佛教教理教义的感悟,和大家探讨“点亮心灯、与时同行”之说。
        一、点亮“历史文化”的心灯
        公元前六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中出现了专门以传授知识和思想为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时,一个孤独的政治家从黄河边走来,进入了历史的视界。他周游各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为人处世之道,他就是孔子。孔子天生具有民本思想,主张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均可以入学,因此他有三千弟子72贤人之说,而这些人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脊梁。
        几乎与此同时,在恒河流域的一棵菩提树下,一个孤独的思想家正盘腿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他就是释迦牟尼。据说,在他冥想悟道的过程中,曾受到魔罗和他的三个女儿的诱惑。那三个女儿分别代表贪、嗔、痴。悉达多战胜了他们,表示他已经可以克服人性之中最难以克服的三大弱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戒、定、慧)。当时没有人能相信,就是这两位孤独者的智慧,最终奠定了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基石。他们的基本思想和理念,至今依然是东方人的准则。特别是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轴,成为东方智慧的源头。历史的大河滔滔流淌,不舍昼夜,在求索真理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水乳交融,最终融为一体。
        回顾这段历史就是提醒大家,智者总是孤独的。两位孤独者在短暂的人生舞台上,上演着思考者的独角戏。这是一种没有回声的孤独,他们为自己而苦,也为人间而思。在坐的各位师傅不也是恪守着“僧衣、素食、独身”的佛制,不也在践行着“天竺青灯伴古佛,晨钟暮鼓吟经诵,奈何孟婆魂魄汤,忘却前尘修往生”的古训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法国的演讲中提到:近代以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今天,儒家文化的制度性传承仍然没有建立,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现状与人们的期待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儒释道三教当中,佛教的发展相对较好,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最重要载体。而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也日益建立起这一文化自觉,主动投身于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指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
    在讲经的过种中,我送大家清朝诗画大家郑板桥《竹石》里的一句诗,以期共勉:“咬定青山不放松”。
        二、点亮“修行学习”的心灯
        大抵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读经,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造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儒、释、道为中华文化根基,历史上众多高僧对“三教”进行过研究,明末“四大高僧”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分别提出“佛教可以阴助王化、儒教可显助佛法”、“不以释迦压孔老、不以内典废子史”、“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以禅入儒、诱儒知禅”。这些主张不仅彰显出他们深厚的儒、释、道文化功底和渊博的学识,而且暗示要成为大德高僧不仅要读“万事皆空、当如是观”的《金刚经》,“众心本净、修禅自明”的《楞严经》,“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坛经》等佛教经典,也要读“领袖群经、神龙见首”的《周易》,“所谓天籁、在此一方”的《诗经》,“半部论语治天下、布衣成圣贤”的《论语》等儒家经典,还要读“道不可道、玄之又玄”的《老子》等道家经典。佛教的长处就是善于吸取百家之长而融会于一家。这一阶段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的苦修阶段,也是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常人状态。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境界为“行”的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读经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号称“摩洁居士”,精通佛学,深受禅宗影响,写出“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的著名诗句。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救度众生为已任”的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博览群书,为佛教事业奔走相告,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他们做学问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是佛教所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对万物之实在性发生怀疑,进入哲人境界。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在近代佛教史上的四大名僧,“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一身挑五宗法脉”的虚云大和尚、“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法师、“通宗通教、力倡念佛”的印光长老,均是将修行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这是佛家所讲“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
        请各位师傅牢记“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点亮“人间佛教”的心灯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明确强调了要在世间中去寻找佛法。被誉为近世新佛教领袖的太虚大师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针对佛教复兴运动,倡导“人间净土”说,并相应地提出了“人生佛教”。太虚的主张,经印顺法师阐发为系统的“人间佛教”,赵朴老将其作为佛教的指导思想,星云等人的阐发和推行,成为了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方向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特别是“净心奉献、慧德觉悟”的净慧长老,提出是“生活禅”的理念,大力倡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丰富和发展了人间佛教思想。“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国家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希望广大佛教界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点燃“人间佛教”之灯,讲好佛教的故事,传播好佛教正信正行的声音。
        四、点亮“爱国弘法”的心灯
        自从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由鹿野苑初转法轮,讲经说法四十九载,敷演三藏十二部,开辟出东方文化的一个新天地以来,历代大师将佛教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修齐治平、爱国爱教、适应社会的佛教中国化之路。
        二十世纪初,国难当头,外寇入侵、军阀混战,但华夏大地讲经之声仍是不绝于耳。百岁高僧虚云老和尚,一身兼续禅宗五家法脉,解行相应,宗说兼通。他一生讲解《法华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等多部经典,“念佛不忘爱国”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术有多攻。“出世常怀家国忧”的圆瑛、明旸法师几十年讲经不断。其讲经深入浅出,听众心领神会,所到之处,法筵之盛,座无虚席。
        回顾历史,使人唏嘘嗟叹;面对现实,令人感慨万千。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潮流汹湧;商业化、世俗化红尘滚滚。人心浮动,宗教倾向世俗;社会媚俗,寺庙难得清净,讲经说法就更为不易。“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也从容”,面对严峻形势,赵朴老生前就大声疾呼:“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形势下,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从而发挥佛教的优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中佛协2008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七期“讲经说法”交流活动,使佛教界再现了“风声、雨声、诵经声,声声不断;国事、家事、佛教事,事事关心”。重读和讲解佛教经典,不是为了复古,也不是泥古不化,更不是追赶时髦、逢场作秀,而是要对原创经典常讲常新,作出符合时代和潮流的解释和演化,是回归中的超越,是古为今用、温故而知新。
        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应成为宗教界的行动指针。
    “心”是道德、法律、规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新的“依法治国”理念,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将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相传佛陀在弥留之际告诫弟子辈:要依“法”不依“人”,人是有生灭的,“法”才是永恒的。《圣经》:服从君王命,顺服掌权者,不可毁谤百姓的官长。《古兰经》:要顺服你们的当政者。佛教提出:依国主立佛法。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不一而论,均是说明一个问题:宗教服从国家,国家就会善待你;适应社会,社会就会宽容你;融入文化,文化就会接纳你;警畏法律,法律就会保护你。
        “命”有三种:性命、生命、使命。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在座的各位要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就是神圣的使命。
        “经者”,常理常道,常则常行。在众多文化和宗教体系中,佛教经典独树一帜,其内容之宏富、流传之广、影响之巨,足可称道。印光大师曾指出:“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他给予大藏经高度的评价。希望在座各位担当起继承往圣绝学之重任。
        开拓万世太平之基业,须始于足下。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共邯郸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高宏志书记总结了2014年的工作,部署2015年的主要任务。他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党建“两个担子”一起挑;要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两个成效”一起要;要坚持改革和法治“两个轮子”一起转;要坚持干事和干净“两个要求”一起严。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我们佛教界人士也要积极响应市委号召,适应新常态、凝聚正能量、展现新状态、发挥新作为,不断开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的新局面。
        各位法师,“誓续慧灯无尽际,时轮再转两千年”,希望我们的佛教事业蒸蒸日上,慧灯常明!祝愿这次讲经交流活动圆满成功!一柱清香绕幡幢,一声謦鸣降灵光,一曲梵唱吟如意,一句弥陀皆吉祥,一生平安常欢乐,一切顺随身健康,一句祝福意难尽,一片挚诚跃堂上。在2015年早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祝福与会的所有法师、居士法喜充满,福慧双增,身体安康,六时吉祥!

        本版编辑:姬占金